最后,一位叫耶律屋质的大臣出面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三寸不烂之舌与述律平达成了‘横渡之约’。
耶律阮才终于正儿八经坐上了皇位。
即位后的耶律阮继续完善耶律德光南北分制的治国方针。
另外还有耶律德光临死之前的失败总结:三失。
过失之一:不该沿途打劫,军粮储备都是靠抢来的。一旦遇到短时间内难以攻破的城池,人家给你打持久战,自已就会因缺粮退兵。
得出经验:需学习汉人农垦,自已手里有钱是硬道理。
过失之二:不该派土兵打草谷,扰民。从而导致汉人百姓对辽人有怨恨,汉人百姓打游击战,隔三差五的总是会失踪几个辽兵(被百姓绑走,弄死了)。
得出经验:需约束土卒,和汉人百姓和谐共处,重视民生。
过失之三:没有早点遣返节度使去治理各镇,从而导致了各地叛乱。
得出经验:强行用契丹制度去治理汉人是行不通的,想要站稳中原,就必须要承认汉臣汉将的合法性,和华夏民族的不可替代性。需用汉臣去治理汉人。
此‘三失’是耶律德光临死之前总结出的失败教训,写了下来传给了辽朝后面的皇帝。
也正因为这三失的经验总结,辽朝第一个打破了‘胡无百年运’的历史定论。(这句话他们不知道)
公元951年,耶律阮收到北汉(十国之一)的请求,一起攻打后周。
耶律阮不顾大臣反对,执意要去。
在去的半路上,被手底下的人发动叛乱,给杀了。
终年三十四岁。
...
听罢之后,秦始皇蹙眉。
倒不是耶律阮怎么样,而是耶律德光的三失经验总结的真好。
仔细想想,当时他好像准备要说来着,但没给他机会,直接拖出去打了。
“朕希望你们大辽真能如‘三失’一样,去好好的治理国家,与汉人和睦。朕还是那句话,能统一华夏是你们的本事,但朕不能接受你们无辜屠杀汉人百姓。”
耶律阮拱手:“始皇明鉴,后世并没有那么做。”
秦始皇随即轻叹口气,看向了刘恒:“耶律德光还有多少杖刑没打完。”
“回始皇,还有六万下。”
“再打一万即可,剩下的五万先记着。以后让他出城将功抵过。”
“诺。”
阿保机一听,差点感动哭了。还好耶律阮死的早啊,早点来解释这一切,解释耶律德光已经深刻意识到自已错了。
阿保机连忙上前:“多谢始皇开恩,以后我大辽自当愿效犬马之劳!”
秦始皇轻哼一声:“少来这套。那些无辜枉死的十余万百姓会因为他的深刻知错,而活过来吗?”
“这...始皇说的是。”
“朕提前警告你们,以后不管出城还是在城内上班,若是不卖力,亦或是有反叛之心。朕绝不轻饶,朕有一百种比杖刑更生不如死的刑法!”
阿保机心中一颤,再次拱手:“大辽往后皇帝皆以始皇为首,任凭调遣。始皇,从今以后,您就是我的第一崇敬之人!”
入耳,刘邦顿时不乐意了,怎么还带抢粉丝的。
“阿保机,那寡人呢?”
“啊这..您也是我第一崇敬之人。”
“放屁,只能选一个。”
“这..高祖,您就别为难我了。”
“始皇能免耶律德光五万杖刑,你谢他。难道寡人就不能再加他五万杖刑了吗。来人啊,给耶律德光重新再加五万杖刑!”
阿保机惊呆了:“别啊,高祖。您是我第一偶像!绝无他人。”
秦始皇:“嗯??来人啊,耶律德光不免了,十万打完。”
阿保机:“始皇,别啊!!”
...
第280章 乌龙事件
秦始皇和刘邦两个老六,相视一笑。
你别说,逗人玩的感觉真不错。
秦始皇摆了摆手:“行啦,逗你呢。朕只是说暂挂五万,可没说免。”
阿保机长舒口气。
秦始皇随即看向了耶律阮:“你方才说汉国请求你合力攻打大周?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国朝,皇帝是谁。”
耶律阮:“回始皇,汉国皇帝是刘崇,大周皇帝是郭威。”
听罢,秦始皇猜出一二。
汉国应该是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此十国是不来的。之前信息已经了解过,属于割据政权。
郭威认识,灭了后汉的那家伙,之前刘承祐讲过。
“这个刘崇是何许人也,跟刘邦有关系吗。”
耶律阮思索:“应该..没关系吧,他是刘知远的弟弟。”
听罢,秦始皇一笑:“那就不是刘老三的后世了,那没事了。”
刘邦:“政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感觉你很开心的样子。”
秦始皇:“怎么?朕就见不惯你的后世子孙没完没了的样。”
“你这是嫉妒。”
“朕没有。”
“就有,还死不承认。”
“嗯?”
“呃..告辞。”
随即,众人陆续离去。
...
转眼三天后。
龙吟响彻,新皇到来。
就见天空上写:
(五代)后周第一任皇帝: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04年——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