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qugecn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544节
    “声称‘没有进口车轮,中国高铁根本跑不起来’。”

    “虽然这话很难听,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也是事实。”

    “国外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研制能够承受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铁车轮,而华夏的高铁起步相对较晚,技术上面临着较大的差距。”

    “掌握高铁车轮核心技术的国家主要有德意志、罗马、东瀛和法兰西等几个国家。”

    “为了保护自身技术的垄断地位和最大化利益,这些国家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对尖端高铁车轮技术实施‘三不’政策,即不申报专利,不发表论文,不接受参观。”

    “这使得我国在高铁车轮技术上受到了限制,无法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

    感受到了曹阳的困惑,聂建自然是要好好的给他说明一下相关的情况。

    后面要具体的展开高铁车轮的研发,双方肯定也是需要进一步的沟通。

    “高铁车轮的难点在于耐高温和耐久性,这需要钢材的提纯和采用复合型车轮等先进技术。”

    “要制造出能够在高速行驶中承受巨大压力和高温的高铁车轮,需要选择特殊的合金材料,进行精密的热处理和特殊的轮辋设计。”

    “在车轮制造领域,高温稳定性、强度和寿命是最关键的技术难题。”

    “长期以来,我国在这些方面受制于人,无法自主生产高质量的高铁车轮,因此才会依赖进口。”

    聂建说到这里,脸上的表情都忍不住悲伤了起来。

    跟高铁轴承一样,他们在高铁车轮上面也是吃了不少的亏。

    高铁车轮的进口厂家,可是一点都不会比高铁轴承的厂家好。

    “曹总,自主研发和生产高铁车轮可以降低中国对进口车轮的依赖程度,减少外部风险和潜在制裁对高铁运营的影响。”

    “实现国产化的高铁车轮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我希望南山集团能够帮助我们一起加快高铁车轮的国产化工作。”

    聂建还真是有点担心曹阳不愿意接受这个项目。

    毕竟这么多年都没有实现国产,肯定是很高的技术门槛在里面。

    到时候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是一直没有结果。

    那不是砸南山集团的招牌嘛。

    车轮是高铁与铁轨接触的部分,与火车不同,高铁车轮在飞速转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承受高铁车厢的巨大压力,还要承受与铁轨摩擦产生的巨大热能,长时间的摩擦以及摩擦带来的高温。

    如果车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破损、变形等情况,对于整辆车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更不用说是满车的乘客了。

    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车轮,更是对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德意志就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高铁事故,起因就是一个车轮。

    1998年的6月,一辆高铁途径萨克森州的某个村落时突然发生脱轨,这辆车上搭载了287名乘客,造成了101死,105伤的惨烈局面,造成这一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车轮质量不达标,摩擦温度升高导致车轮爆炸。

    正因为这样,最不起眼的车轮就成了高铁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将运行中车轮发生故障的概率降到最低,意味着制造高铁车轮的材料纯度以及稳定性,都必须要严格要求,普通的制造技术也行不通。

    “聂总,高铁车轮国产化的项目,我们义不容辞。”

    “不过坦白的说,南山集团对高铁车轮的了解非常的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这个任务,曹阳接是肯定要接的,他也有办法做好。

    但是这个时候表示自己能搞定,完全没有意义。

    倒不如多提一提困难,然后最终给大家一个惊喜。

    “合格的高铁车轮对负荷能力、加工工艺、承载设计、降低磨损和热胀冷缩、抗金属疲劳、钢材性能、铸造方式、杂质含量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想要制造出高铁车轮,就需要将车轮钢放到电炉火中,高温下进行烧制切割,并不断地加热,一系列操作之后才能制造出一个车轮。”

    “但想要想车轮达到质量要求,车轮钢必须时刻保持洁净,含氧量不能超过0.0002%,否则就算是做出了车轮,也是不合格的。”

    “具体的一些参数,我下周带人专门去一趟羊城,跟你们的技术人员好好的交流一下。”

    “南山特殊钢能够生产出优秀的高铁轴承钢,我相信也是可以生产出合格的高铁车轮用钢。”

    聂建现在对南山集团是非常有信心。

    这半年,他可是没少去南山集团出差,对于南山集团各个事业部的情况都算是有所了解。

    这了解的越多,就越是能够意识到南山集团的强大。

    聂建自认为自己这辈子算是见多识广了。

    但是跟南山集团这样掌握了那么多核心技术的国内厂家,却是一家都找不出来。

    关键是南山集团掌握的技术,比较全面,各方面的东西都有。

    所以在聂建看来,高铁车轮虽然很难,但是要说国内哪个厂家最有希望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还得看南山集团才行。

    聂建和曹阳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高铁车轮的事情,才恋恋不舍的挂掉了电话。

    而曹阳也是立马就有了行动,把刚刚享受胜利果实的谢灵云和戴汉彪叫到了跟前。

    将刚刚聂建说的一些内容跟他们进行了分享。

    “曹总,南车愿意找我们去开发高铁车轮,这自然是好事。”

    “不过这个项目,我们估计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才行呢。”

    谢灵云心中有点发苦,但却是不敢表现出来。

    高铁车轮啊。

    作为曾经韶钢的副总工,他怎么会不知道?

    南车也好,北车也好,之前就没有少找国内的各个钢铁厂家去研究高铁车轮国产化的事情。

    因为要把合格的车轮生产出来,最关键的就是把合格的钢材生产出来。

    加工方面的难度,反倒是排在第二位的。

    但是国外巨头捂盖子捂了几十年的东西,哪里会让你那么轻易的突破呀。

    到现在为止,国内的厂家除了自己对高铁车轮样件进行分析,得到了一部分的数据资料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去供应商那边参观过高铁车轮的生产现场。

    “做轴承,我们是专业的。”

    “高铁轴承的要求虽然不同,但是本质上也是差不多的。”

    “但是高铁车轮的话,我们确实是需要从零开始,重新开始研究。”

    “这需要的时间,还真是可能比较长。”

    戴汉彪这个时候也不敢轻易的夸海口了。

    在南山集团,夸海口可是要负责任的。

    别到时候拿不出合格的产品出来,那就尴尬了。

    “你们说的情况我都理解,慢慢来,先一步一步的去研究嘛。”

    “下周聂总他们会过来出差,也会带一批高铁车轮的样品过来。”

    “同时他们也会把过往积累的相关资料跟我们共享,甚至还会安排几个工程师长期驻扎在南山集团,协助我们进行产品开发。”

    “高铁车轮虽然比较难,但是人家几十年前就能生产出来,说明技术上也不是真的难以实现。”

    “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而已。”

    “一旦摸到了门槛,那么也许很快就能取得突破。”

    曹阳自然也是感受到了戴汉彪和谢灵云有点信心不足。

    虽然他们都表示会全力以赴的去搞这个项目,但是信心不足可不是好事。

    所以这个时候就轮到曹阳去给他们打气了。

    “那倒也是,像是一些特殊钢,往往就是合金元素的添加比例不知道要怎么确定。”

    “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只添加一两种合金元素,往往还不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合金元素的添加。”

    “大家最终可能看到的是某一个材料配比,但是为了得到这个材料配比,钢铁厂家可能前前后后花费了许多年的时间,做过了成千上万次的试验。”

    “这里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都是非常夸张的。”

    “所以像是许多特殊钢,都是不会去申请专利的,也不会把详细准确的材料配比告诉客户。”

    “哪怕是有一些提示,那也是很抽象的。”

    “比如说含某某元素百分之多少到多少之类的,不依靠自己的大量试验,是很难有最终结果的。”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结合不同合金元素添加的影响以及最终材料对各种性能的需求,来推断一些材料配比。”

    “然后通过试验来验证这些推断,从而尽可能的降低相关的投入。”

    谢灵云觉得自己有必要给曹阳提醒一下,特殊钢不是那么容易开发的。

    之前的高铁轴承钢是可以搞到一些技术资料,但是高铁车轮用钢能不能搞到,可就不好说了。

    “谢总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到时候就结合南车给我们提供的一些资料,制定自己的试验计划。”

    “争取尽快的拿出符合要求的特殊钢出来。”

    曹阳没有跟谢灵云就这个话题扯太久。

    反正进行到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给出几个方案让他们再去尝试,肯定可以找到符合要求的结果。

    而当南山集团内部已经开始跳过高铁轴承研究高铁车轮的事情的时候,网络上关于高铁轴承相关的宣传,才算是刚刚到了最顶峰。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高铁轴承的重要意义和难度,对南山集团的评价自然就更高了。

    只是,大家对南山集团的评价越高,期待越高,有些人受到的伤害就越大。

    “我说薛文强,你都在斯凯孚待了多少年了。”

    “之前不是说过好几次要跳槽的嘛?”

    “怎么现在都还不跳槽?”

    在魔都的一家餐厅,薛文强跟自己的老同学肖琴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