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qugecn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16章
    虽然与意军相比微不足道,但这也着实令韦维尔高兴了一阵子。有了这1万人的支援,韦维尔在埃及就可以建立起一支3万人的队伍,而到达的1个坦克旅,更增强了这支部队的攻击能力。

    韦维尔上将一直在思考着破敌的办法。12月9日,他率部经过长途行军,偷偷地穿过了沙漠,直扑意军堡垒阵地。意军一触即溃,很快就成群地向英军投降,西迪巴腊尼迅速被英军占领。英军不给意军喘息的机会,一阵猛打穷追。意军抱头向西逃窜,溃不成军。英军经此一战,俘获意军13万人、坦克400辆、大炮1300门。韦维尔大获全胜,却对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及时地将第5英印师从追击中调出,令其顺着尼罗河南下,与700英里外普拉特将军的部队会合。

    普拉特将军奉韦维尔将军的命令于1月17日在苏丹发起攻击。起初进展顺利,但在克仑镇却遭到意军的抵抗。

    克仑镇四周围群山环抱,海拔4300英尺。在四周的崇山峻岭中,奇峰林立,断崖峭壁令人目眩。唐戈拉斯峡谷是惟一的进路,这就形成了一个险恶难攻的堡垒。加上意军苦心经营,备有大批弹药和粮食,更是固若金汤。

    意军见普拉特率领的英军来势凶猛,果断地将唐戈拉斯峡谷炸坍。惟一的进路已遭封锁,英军眼睁睁地看着峡谷坍塌,却无计可施。

    ---------------

    13.逞威大沙漠(2)

    ---------------

    对于英军来说,如果要保住南非和苏伊士运河之间这条生死攸关的海路,就非攻下克仑不可,况且此时已有迹象表明德国人将前来非洲援助意大利人。

    2月3日,普拉特下令攻打克仑。一个营的英军从唐戈拉斯峡谷左边上山,另一个营则从右边向上攀登。意军的防御很有特点,他们除了多用炮火之外,就是躲在工事中单等英军士兵上气不接下气地爬上来时,用小型手榴弹把他们打下去。英军士兵伤亡惨重,别无他法,只能找准时机,偷偷地爬出阵地,用钢刀杀伤意军士兵。英军不屈不挠,居然连克多个高地。但是,越接近主峰,意军的抵抗越顽强,英军的伤亡也越大。

    在高耸入云的克仑山壁后,意军还有42个营正准备迎击英军的10多个营的进攻。英军在炮火的掩护下英勇冲击。英军的炮兵简直打疯了,他们没命地向意军占领的高地炮击,直到英军冲上高地才停止;许多英军士兵死于己方的炮口之下。意军在英军不顾死活的攻击下节节败退,阵地一个个陷落。

    3月27日,在英军密集炮火的轰击下,意军的抵抗意志完全瓦解,一面投降的白旗从要塞上升起。英军士兵见状,立即欢呼起来,他们相互拥抱,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5月19日,奥斯塔公爵率23万意军在阿比西尼亚投降,意属东非不复存在。

    在此之前的两三个月,意军在东北非连连失利。墨索里尼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向希特勒请求支援。希特勒慎重考虑再三,觉得再拖下去墨索里尼就要垮台了,于是同意出兵相救,但提出了个要求,要墨索里尼将北非意军总司令格拉齐亚尼元帅的职务撤掉,把北非意军的指挥权交给德军将领。

    墨索里尼一听,顿时脸上变了色,这简直是在羞辱他本人,但他转念一想,事已至此,还得靠德国人的力量,于是同意了希特勒的主张。

    去北非与英国人较量,派谁去最合适?希特勒考虑再三,突然想起在攻占法国的行动中大出风头的隆美尔。希特勒就立即传令召见隆美尔。

    隆美尔接到传令,直奔希特勒的密室。此时,他心中略感不安,不知道这回元首又要有什么重大任务由他来承担了。他知道他在法国取得的胜利,已使他的同行们对他产生了敌意,元首单独召见他,不知又会有多少人在背后对他指手画脚。

    希特勒把一本英国杂志递给隆美尔,冷酷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隆美尔。隆美尔双手接过一看,只见封面上印着一幅大照片,那是英军理查德·奥康纳中将胜利开进利比亚时的照片,照片上奥康纳将军骄傲地笑着。

    希特勒握住隆美尔的手,咬牙切齿地对隆美尔说:

    “将军,请你给我把他从非洲赶走,我不愿再见到他的影子!我将在这里静候你的消息。”

    隆美尔二话不说,一个立正,向希特勒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转身走出了房间。

    隆美尔立即着手准备向北非进军。他信心十足,要为意大利人报一箭之仇。希特勒发布了命令,隆美尔升任德国非洲军军长。隆美尔上任后,亲自乘机视察非洲战场。机翼下,广阔的锡尔特沙漠像一块偌大无比的黄色魔毯,闪烁着灼热的光芒只有几簇蕨类植物在滚烫的沙海中挣扎着。隆美尔似乎明白了意大利军队在这里丧失数十万官兵、数百辆坦克和数千门大炮的原因。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斗志和智慧主宰着胜利之神。他厚厚的嘴唇上留下一行深深的齿印,他的决心已定,用机动夺取胜利。

    1941年3月31日,隆美尔以假坦克造成浩大的声势,由西向东席卷。一辆辆坦克惊天动地地轰鸣着,犹如万马奔腾,气势汹汹地向昔兰尼加半岛扑去。隆美尔其实只有第5轻装甲师,另外还有两个不太中用的意大利师。但他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攻占了阿盖拉地带。由于英军素有“沙漠之鼠”之称的第7装甲师已返回埃及休整,第6澳大利亚师已调希腊,换防的是第2装甲师一部和第9澳大利亚师。他们的战斗力较弱,无法与隆美尔的非洲军相比。英军见不是对手,立即撤出班加西。德军尾随追击,不给英军喘息的机会,结果第2装甲师还是没能逃脱被全歼的命运。

    4月8日晚6时30分,隆美尔来到一群被俘的英军面前,骄傲地注视着其中的一位中将。这位英军中将就是曾经横扫意军的理查德·奥康纳。奥康纳败于比他年轻许多的隆美尔手中,有些不解,便向隆美尔提出一个问题:

    “请问将军是如何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不停顿地进行攻击的?”

    隆美尔一笑,回答道:“我对部下的命令总是进攻!一刻不停地进攻!我的部下手中的每一挺机枪也可能只剩下最后一条子弹带了,这一点你们是否想到了呢?”

    奥康纳无言以对,低下了头。是啊,如果英军能够再坚持一下,或利用德军的补给困难,其结果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这样。

    至4月11日,除了第2澳大利亚师仍坚守托布鲁克外,英军全都被驱出昔兰尼加。英军被迫后撤了400英里。好在韦维尔一见形势急转直下,立刻调兵遣将,才稳住了阵脚。

    北非的局势令英国朝野大惊。丘吉尔连忙向韦维尔发报:“誓死要守住托布鲁克,决不允许有撤退的念头。”

    5月,韦维尔趁隆美尔在托布鲁克受挫和缺乏补给品之机,在指挥英军实施试探性的“短促”计划后,开始组织制定“战斧”计划:首先由第4印度师在第4装甲旅的协助下进攻哈勒法亚—塞卢—卡普措防区,并以第7装甲师一部掩护沙漠侧翼;再以第7装甲师的两个装甲旅大举进攻托布鲁克;最后以第7装甲师会同托布鲁克守军将德军赶回托布鲁克以西。

    ---------------

    13.逞威大沙漠(3)

    ---------------

    6月14日,英军从马特鲁阵地出发。6月15日右翼开始进攻哈法亚山口外围阵地,但损失严重。中路则攻克卡普措堡,并击退德军两次反攻。左翼在哈菲德岭攻击受阻。隆美尔将第5轻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全部投入作战。激战至6月17日,英军被迫撤退。6月20日,隆美尔以猛烈的火力攻入托布鲁克,守军无路可逃,只得升起白旗。33万官兵投降成为俘虏,其中有10名将军。

    隆美尔乘车驶向托布鲁克。他下了指挥车,弯下腰来熟练地清除阻路的地雷,参谋们和他一起,从地下挖出了数百颗地雷,他顶着大街小巷呼啸而来的子弹,大摇大摆地开进了托布鲁克市区。此时,战斗基本结束,零星的抵抗已不起作用。

    消息传到英国时,首相丘吉尔正在美国访问。6月21日早晨,丘吉尔来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书房去看望罗斯福。正在这时,一封电报送到了罗斯福总统的手中,上面写着:“托布鲁克投降,25万人被俘。”罗斯福默默地把电报递给丘吉尔,丘吉尔大惊,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他曾经作过指示,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托布鲁克。然而事实如此。

    丘吉尔想起了韦维尔,想起了韦维尔多次与他唱反调。1940年初,丘吉尔想从韦维尔那里调6个正规营去欧洲战区作战,韦维尔竟敢以中东要保持英军的实力为由,拖着不办。虽然总参谋长约翰·迪尔也为韦维尔说了话,但丘吉尔心里还是窝了火。此时,韦维尔的“战斧”作战计划失败,丘吉尔找到了撤换他的理由。他下令由克劳德·奥金莱克接替韦维尔。

    在德国,非洲隆美尔的胜利使德国人沉醉在欢乐之中。一座新建成的大桥立即以隆美尔的名字命名,从省长到将军都把贺信、贺电纷纷寄到诺伊斯塔特隆美尔的家中。隆美尔的夫人露西在家里从广播中收听到隆美尔的讲话,她十分高兴,从家中取出香槟酒,和邻居一起庆贺起来。

    与此同时,希特勒和戈培尔以及他的随身参谋也围坐在收音机边。当关于隆美尔攻占托布鲁克的新闻告终的时候,戈培尔评论说:

    “几乎没有任何一位将军能够像隆美尔将军那样,懂得战斗宣传的重要意义。